- · 《中国教育学刊》投稿方[06/29]
- · 《中国教育学刊》收稿方[06/29]
- · 《中国教育学刊》数据库[06/29]
- · 《中国教育学刊》栏目设[06/29]
- · 《中国教育学刊》刊物宗[06/29]
- · 《中国教育学刊》征稿要[06/29]
促进学区内所属学校共存共荣、共享共赢——访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世界上许多事情是可以等待、可以重来的,唯独孩子的成长是不可以等待、不可以重来的。育人是学校办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要着眼学生未来的幸福,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孩子
世界上许多事情是可以等待、可以重来的,唯独孩子的成长是不可以等待、不可以重来的。育人是学校办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要着眼学生未来的幸福,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孩子们学有所长,全面发展,快乐成长。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每所学校都是希望的诞生地,要从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的角度,去统筹、策划、推动整个学区的共同发展。 北京市朝阳区十八里店地区是典型的城乡接合部,原十八里店学区下辖的8所小学均为农村学校。这些学校,也许在办学条件、硬件设施上,不能同城区的学校相媲美,但是,其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业绩却有过之而无不及。2011年5月31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来到十八里店小学和学生同上体育课,共庆儿童节,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十二五”时期,以十八里店小学为代表的学区内各所学校都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8所学校中有3所成为朝阳区素质教育示范校,5所获区教委教育教学质量优秀奖,获奖比例在朝阳区名列前茅。2015年4月28日,十八里店小学和新升小学接受了国家督学均衡督导验收,得到了专家和各级领导的高度赞誉。迄今为止,除台湾、澳门外,全国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香港地区都有教育同人前来学区参观学习。可以说,作为首都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典范,十八里店学区已经享誉全国。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十八里店学区是如何打造这“满园春色”的?在均衡发展成为义务教育战略性任务的时代背景下,探寻其中的“奥秘”颇具意义。为此,本刊记者近日专访了十八里店学区发展理事会理事长、十八里店小学校长陈春红。 统筹规划,优势带动,打造教育发展联盟体 记者: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关系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整体战略问题,这事关每位师生和家长的切身利益,事关教育改革的成败,事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十二五”时期,十八里店学区在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您作为学区教育的“总导演”,是如何带领各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呢? 〉〉十八里店学区发展理事会 陈春红:把学区建成一个教育的联盟体、协作体,做到学区内所属学校共存共荣、共享共赢,强化互通有无,是学区的一个重要工作方向。为促进学区的可持续均衡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区的整体引领功能,“十二五”期间,基于学区发展现状,我们确定了“学区统筹规划,立足实际,优势带动,促进各校可持续、均衡发展”的整体工作思路,具体措施可以用两“动”来概括,即“龙头带动,多元联动”。 一方面,我们建立了学区内部共同体,形成了“一带二”的校际合作模式,即一所示范校带动两所普通校,以实现学区内学校的整体全面提升,具体为:十八里店小学—小武基小学—老君堂小学;新升小学—西直河小学—张家店小学;牌坊小学(含肖村)—祁庄小学。学区整体引领下的校际交流共同体的成立,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学校的龙头示范引领及辐射作用,为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的交流平台。五年来,通过学校自主申报、学区审核通过方案的方式,8所学校全部承办了校际交流展示活动,达到了活动全覆盖。展示内容也是丰富多元的,涉及干部管理汇报、教师教学交流、学生体育艺术展示等。这种小范围的校际间的研究活动,使干部教师有机会更多地参与到各校的工作中,达到了交流促提升的目的,使其真正成了十八里店学区的“人才孵化基地”。 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多元联动来进一步提升实效。 管理联动。学区建立了管理联动机制,成立了管理联动小组。小组成员由各校教育教学等管理干部组成,通过开展“每月一走进”活动,深入各校管理内部,全面掌控各校整体情况,提出工作建议;每学期按期初、期中、期末三个时段定期召开学区管委会办公会议,及时交流总结工作中的成绩与不足,不断改进工作思路与方法,力争做到科学地指导、调控学区内的工作布局。这是一个动态的管理闭合圈,带动了学区、各校不断提升管理中的操作技能。 部门联动。为了将工作进行整合,减轻各校的工作压力,达到低耗高效,学区根据工作性质和特点统筹规划,部门联动,明确了工作重点。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德育部门与教学部门、科研部门、少先队部门多元联动,以“培养青年教师”为抓手,开展了“育新杯”课堂教学大赛活动。本次活动除 9大学科的课堂教学外,还涉及了少先队活动课、德育心理课,青年教师学校初赛参与率达100%。 研训联动。为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学区“十二五”期间成立了学科研训共同体,并在活动中形成了共同体建设机制,即:一个干部负责——组长配合——教研员指导——教师参与——反思总结。五年来,我们逐步将机制进行完善,开展了“三个一”活动,即:每学期开展一次共同体内干部层面的研究交流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共同体内教师层面的研究交流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共同体内学生层面的研究交流活动。 人才联动。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我们依据区域特点、学科特点,成立了语文、数学、英语及科学四个特级教师工作室,其目的是通过特级教师长期、有规划、有重点地指导教师进行课题研究、课例研讨、教学实践、反思跟进等,逐步提升各校种子教师专业水平,并由种子教师依托本校校本培训进行交流推广,起到以点带面的引领推动作用。四个工作室的成立和有序培训形成了学区高端人才再教育的人才库。 记者:“动”代表了一种鲜活的生命力和向上的力量。可以说,“龙头带动,多元联动”,为学区教育的均衡发展注入了源源不绝的生机与活力。众所周知,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加速教师专业成长、丰厚其生命底蕴的重要推动力。学区在深化教科研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陈春红:在深综改的背景下,教育科研的重要性愈加凸显。我们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大力开展草根化科研,让学区内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都积极参与到科学研究的实践中来,并真正成为教育科研活动的主体,切实从中受益。 〉〉西直河小学 京剧联唱《国韵新声》 首先,构建了学区科研动态管理系统,成立了朝阳区首个科研工作室。即“学区全面课题推进——学校自主研究——学区搭建平台——学校自我完善再推进”的整体科研管理网络。学区全面课题推进,即以8所学校共同参与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科研课题为突破口,开展研究展示活动,规范研究行为,实施研究策略,形成研究成果;学校自主研究,即在学区共同承担同一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立足本校实际,开展校级课题研究,保证课题来源于学校而服务于学校,调动各校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和实效性;学区搭建平台,即为学区内所有学校搭建研究成果展示的平台,召开各个层面课题现场会,达到研讨、诊断、宣传、展示的目的;学校自我完善,即学校通过上述三个措施,对研究工作有了清醒、充分的认识,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研究方向和具体措施,使研究具有动态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其次,我们构建了课题研究层级推进研究模式,即:形成学区内部国家级课题——北京市课题——朝阳区课题——校级课题的课题研究体系。 这样,使教育科研由“高高在上”到走近每位教师身边,由“流于形式”到真正“落地生根”,切实为教师成长、学校发展、教育改革服务。 让“实文化”成为学区共同的价值追求 记者:日前,十八里店学区发展理事会举办了“传承‘实’文化,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学区首届文化节暨学区文化建设三年行动启动活动。据了解,“实文化”已经成为十八里店小学的特色文化。“实文化”的内涵是什么?此次将“实文化”由一校推广至全学区又是基于怎样的考虑呢? 陈春红:“实”既代表着真实、踏实、朴实、扎实,又象征着果实。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改革大潮中,我们要引领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师俯下身来,静心教书,潜心育人,以脚踏实地的努力和耕耘,以一点一滴的智慧和汗水,去收获最美最香的教育之果。这应当成为整个学区教育人共同的价值追求。“实文化”的内涵可以概括为“身体结实、精神求实、为人朴实、处事务实、底蕴厚实、成果丰实”,它涵盖了教育教学工作和师生生命成长的方方面面,既是目标,又是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 记者: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在今后的三年中,学区做了怎样的规划,来实现各校文化建设的协同推进? 陈春红:我们的学区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是:第一年——交流分享,通过五个共同体建设,增进感情,交流研讨;第二年——各美其美,在学区“实文化”的引领下,各校挖掘和深化自己的文化内涵,将内隐文化与外显文化重新梳理与构建,形成体系;第三年——美美与共,通过三年努力,各校形成“学校文化体系”,使学区各校都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先进校、示范校。通过“实文化”的引领,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服务,为孩子的快乐成长导航,为其一生幸福奠基。 我努力要求自己成为勤学善思、求真笃行的学习者;志存高远、锲而不舍的攀登者;务本求实、勇于创新的探索者。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不断为提升学区、学校办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贡献力量。 实现校校精彩,力促人人出彩 记者:据了解,您于1987年参加工作,至今已在教育园地辛勤耕耘了近30年。从一线教师到如今的学区主任、校长,随着阅历的增加,对于教育的理解也会逐步加深。十八里店小学始终坚持“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的理念,在您看来,“幸福”的第一要义是什么?您又是如何将这一理解落实到办学实践中去的呢? 陈春红:毛主席早年就说过,德智体三育并重,德智皆寓于体,体是“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因此,我认为人生幸福的第一要义就是健康,就是有一个好的体魄。我校干部师生达成了共识,以学校多年来体育工作的优良传统和突出成绩为历史积淀,在五育并举的基础上,突出体育,明确了“体育健体,诗文修身,学有所长,全面发展,快乐成长”的育人目标,着力打造“‘武’动幸福,奠基人生”的办学特色。 我们从管理机制构建、校园环境营造、教师队伍建设、校本课程设置、特色活动开展等方面,全面推进体育特色的深化。如在活动方面,设置了常规活动、主题活动和大课间活动。常规活动为每月末举行小型运动比赛;主题活动为每年秋季召开竞技类运动会,每年春季举行亲子趣味运动会;大课间活动为每天上下午操时完成必做操《七彩阳光》、自选武术操《旭日东升》和体育教师创编的篮球操《跃动幸福》之后,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体育活动,有滚铁环等30余项。构建了以武术为龙头的特色课程体系,包括武术类、游戏类、健身类、竞技类,让学生各取所需,在普及的基础上培养特长生。学校有一支科班出身的体育教师队伍,体育组是朝阳区先进教研组。我校学生曾创造了北京市三分钟跳绳纪录,该记录已保持了20多年无人能破,现在这个学生已经是我校体育组的组长了,以自己的一技之长反哺母校,成为一段教育佳话。 令我们欣慰的是,事实证明,我们以体育促五育、以特色带全局的路子是正确的。学校曾代表朝阳区参加北京市体质健康测试赛,获第一名。近年来,我校学生有近千人获得市区乃至全国的各级各类奖项,毕业生都能掌握2-3项体育运动技能,以田径、武术、跆拳道、美术、英语、音乐等特长被市区重点中学录取,且发展势头良好。 记者:您刚才提到,学区的目标是既要让各校“各美其美”,又要“美美与共”。以十八里店小学为龙头和带动,学区在打造体育特色品牌方面做了哪些工作?除体育外,其他学校又有哪些亮点呢? 陈春红:我们创新了体育管理模式,建立了学区主管规划、校长问责、体育教研组研究跟进、体育教师负责制,形成管理网络。正是由于管理到位,指导到位,监督到位,评价到位,学区体育工作蒸蒸日上,“十二五”期间体育成绩一直在朝阳区处于领跑地位,多次获朝阳区小学生体育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 在具有共性的同时,学区各校也是个性彰显。如老君堂小学逐步形成和构建了点线交错的特色文化、动静相宜的3+1特色项目和身心兼修的1+3特色课程;牌坊小学形成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特色,先后三次在区可持续教育发展会上作经验介绍,并被评为可持续发展教育示范校。此外,新升小学的绿色教育,西直河小学的“家园文化”、传统文化教育,祁庄小学的美术艺术教育,张家店小学的花样跳绳,小武基小学的“走进花的世界”等特色都彰显出了独特的文化魅力。在学区引领下,各校将陆续召开学校文化节,将特色成果展现出来,让孩子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抒发成长的真与美,放飞童年的乐与梦。 记 者 手 记 能采访到陈春红校长着实不易,因为她实在是太忙了!原定好的采访日期一拖再拖,采访时间一压再压。尽管访谈时间不长,但由于陈校长思路清晰,对学区各项工作都了然于心,因此,记者还是在短时间内捕捉到了大量信息,了解了十八里店学区教育均衡发展的宝贵经验,可谓不虚此行。身兼校长与学区理事长两职,陈春红的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因此她给人的印象永远都是风风火火、行色匆匆,但岁月积淀下的睿智、干练,又使她能够忙却优雅、忙而不乱,将各项工作都处理得井井有条。虽然在她的带领下,十八里店学区在过去的五年中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采访中陈校长一再强调,成绩是学区500多位教师、7000多名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使记者又一次强烈地感受到了十八里店学区真是一个和谐温馨的大家庭。2016年1月18日,学区发展理事会成立,十八里店教育人又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相信风雨同舟、和谐精进,极富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的十八里店人,必能在未来为我们带来更大的惊喜,更多的感动!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网址: http://www.zgjyxkzz.cn/qikandaodu/2020/0710/360.html
上一篇:“2016国际智慧教育展览会”完美落幕
下一篇:陈春红:做好当下,心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