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教育学刊》栏目设[06/29]
- · 《中国教育学刊》数据库[06/29]
- · 《中国教育学刊》收稿方[06/29]
- · 《中国教育学刊》投稿方[06/29]
- · 《中国教育学刊》征稿要[06/29]
- · 《中国教育学刊》刊物宗[06/29]
我与《江海学刊》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江箍擎午,2009.2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凡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看到物与物之问的关系(商品交换商品)的地方,马克思都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基本图式就是,“商品交换表现着各
江箍擎午,2009.2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凡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看到物与物之问的关系(商品交换商品)的地方,马克思都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基本图式就是,“商品交换表现着各个生产者之间通过市场发生的联系。货币意味着这一联系愈来愈密切,把各个生产者的全部经济生活不可分割地联结成一个整体。资本意味着这一联系进一步发展:人的劳动力变成了商品。雇佣工人把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土地、工厂和劳动工具的占有者。工人用工作目的一部分来抵偿维持本人及其家庭生活的开支(工资),工作日的另一部分则是无报酬的劳动,为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这也就是利润的来源,资本家阶级财富的来源。”㈤马克思之所以能够透过物与物的关系发现人与人的关系,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前提是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辩证法是实现求实与求是相统一的桥梁。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形成了对辩证法的辩证理解:“辩证法,在其神秘形式上,成了德国的时髦东西,因为它似乎使现存事物显得光彩。辩证法,在其合理形态上,引起资产阶级及其夸夸其谈的代言人的恼怒和恐怖,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⑧恩格斯认为,在黑格尔去世之后,黑格尔的辩证法变成了可以用来套在任何论题上的刻板公式,成了可以用来在缺乏思想和实证知识的时候及时搪塞一下的词汇语录,加之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批判,黑格尔学派逐渐销声匿迹。在这一背景下,德国思想界流行实证主义,“黑格尔学派的狄亚多希的统治在空谈中结束之后,自然就出现一个科学的实证内容重新胜过其形式方面的时代。”④这种实证主义看似重视现实,但是它常常在最简单的范畴上纠缠不清,在划分本质和现象、原因和结果的鸿沟面前往往一筹莫展。所以说,缺乏辩证法的实证主义无法摆脱形而上学、无法实现求实与求是的统一。黑格尔辩证法的一大特点是它以巨大的历史感作基30础,他是第一个想证明历史中有一种发展、有一种内在联系的人。恩格斯认为,这是一种划时代的历史观,这个划时代的历史观是新的唯物主义观点的直接的理论前提,单单由于这种历史观,也就为逻辑方法提供了一个出发点。商品成为马克思政治经济批判的逻辑起点,与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直接相关。但是,马克思绝不是抄袭黑格尔,而是一种真正的批判,“马克思过去和现在都是唯一能够担当起这样一件工作的人,这就是从黑格尔逻辑学中把包含着黑格尔在这方面的真正发现的内核剥出来,使辩证方法摆脱它的唯心主义的外壳并把辩证方法在使它成为唯一正确的思想发展形式的简单形态上建立起来。马克思对于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就是以这个方法作基础的,这个方法的制定,在我们看来是一个其意义不亚于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成果。”⑨要求得资本主义社会的“是”,还要有具体的理论方法。可以选择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按照历史”的方法,一种是“按照逻辑”的方法。“按照历史”的方法就是从社会历史发展呈现出来的大量事实出发,从最简单的关系进到比较复杂的关系,这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是比较明确,因为这正是跟随着现实的发展,但是实际上这种形式至多只是比较通俗而已。历史常常是跳跃式地和曲折地前进的,如果必须处处跟随着它,那就势必不仅会注意许多无关紧要的材料,而且也会常常打断思想进程;并且,写经济学史又不能撇开资产阶级社会的历史,这就会使工作漫无止境,因为一切准备工作都还没有做”⑨。“按照逻辑”的方法也是从社会历史的事实出发,这个事实是一个逻辑综合,它内在地包含了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胚芽,从这个事实出发可以发现资本主义社会之“是”,这个事实就是商品。所以说,“逻辑的方式是唯一适用的方式。但是,实际上这种方式无非是历史的方式,不过摆脱了历史的形式以及起扰乱作用的偶然性而已。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网址: http://www.zgjyxkzz.cn/qikandaodu/2021/0112/536.html
上一篇:《郭沫若学刊》征稿启事
下一篇: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研究学刊》百期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