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教育学刊》栏目设[06/29]
- · 《中国教育学刊》数据库[06/29]
- · 《中国教育学刊》收稿方[06/29]
- · 《中国教育学刊》投稿方[06/29]
- · 《中国教育学刊》征稿要[06/29]
- · 《中国教育学刊》刊物宗[06/29]
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研究学刊》百期感言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研究学刊》百期感言张志烈清人赵翼《论诗绝句五首》有云: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乍一看来,甚有道理;
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研究学刊》百期感言张志烈清人赵翼《论诗绝句五首》有云: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乍一看来,甚有道理;仔细一想,他只说对了一半。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人类在向真善美奔进的途中,总趋势当然是后胜于前。所以,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一代有一代之才人,都是应时代形势之运而生,各领风骚于当世。另一方面,由于人类历史的连续性,作品自身价值的差异性,就有不同的未来。大浪淘沙,有的是“尔曹身与名俱灭”,有的是“不废江河万古流。”马克思在谈到希腊神话时说:“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模本。”就说的这另一方面的情况。丹纳说:当文明发展进程中新的进步产生一种新的艺术时,总会有几十个以一两个天才人物为中心的英俊人物应运而生,几十个英俊人物只能把社会思想表现出一半,而一两个中心天才人物却能把这种思想完全表现出来。(引自普列汉诺夫《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在唐代,杜甫就是这样的中心天才人物。杜甫之诗,真实深刻地描绘了苦难时代的社会生活画卷,抒写了爱国爱民的稷契怀抱,展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结晶。莫砺锋先生在《杜甫诗歌讲演录·引言》中作了一个很好的比喻:“如果把中国古典诗歌比做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的话,杜甫就像位于江河中游的巨大水闸,上游的所有涓滴都到那里汇合,而下游的所有波澜都从那里泻出。”我甚至认为,从某种角度看,杜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也可作如是观。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然其核心精神,可大致概括为三个方面: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精神,即以人为本的重人生、重人的责任与义务、重人的价值和生活意义的社会关怀精神;物我一体、作者:张志烈,四川大学教授、博士导师、四川省杜甫学会会长、《杜甫研究学刊》主编。天人同构的“天人合一”精神,也就是把自然、社会视为一体的致思途径与追求人类社会与自然万物协调与和谐的精神;“和而不同”的文化包容精神,即各文化要素多样统一、交融互动、充满活力的和合文化精神。杜甫的精神,从其全部著作和行事中看,是一个丰富的体系,然贯穿一切的中心就是那以忧患意识、民本思想为基础而融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各种美德的仁民爱物、民胞物与精神。其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的情怀,自觉的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崇高热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共同构成一个完整体系。杜甫的这个精神体系,就深深植根在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来源于优秀传统文化,有如大河中游水闸般汇合上源。对传统优秀文化精神,杜甫不只融汇贯通,而且躬行实践,身体力行——无限感人的身体力行,并将其化成了光辉的生动的有巨大思想深度和无穷魅力的艺术形象去感染人、打动人。因此,无论思想上艺术上杜诗都波澜后世,有如水闸与下游的关系。杜诗,是思想宝库,也是艺术宝库,是中国国学精粹的艺术存在。人类的文化创造是一条连续不断的河流。文化传承的实质,就是把不同时代的文化联系起来,使过去的文化经验为解决当代的任务服务,并从而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形成新的优秀的传统。在今天,弘扬民族传统,借鉴世界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要求。新时代先进文化的建立,在立足现实国情的基础上,必须转化传统优势,吸取外来精粹,综合创新。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2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杜甫的思想精神,就正是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资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资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资源。《杜甫研究学刊》的存在和发展,就是在这个大的时代环境下,顺应历史潮流而必然出现的。1980年初,在中央工作的胡乔木同志来成都,提出在成都应当成立杜甫研究学会,草堂也应该大力开展杜甫研究工作。1980年4月25Et,成都杜甫研究学会成立。1981年1月,《草堂》创刊号出版(后更名为《杜甫研究学刊》)。迄今为止,已出版了100期,刊登学术论文约1500万字,对杜甫及有关问题,从实证层面、解析层面、规律探讨层面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是国内少有的以一位作家为认识对象的学术刊物。在服务当代、繁荣文化、对外交流中,起了较好的作用。学刊的建立和发展,首先是时代之赐。改革开放三十年国家繁荣富强的前进步伐和有利文化环境,是它存在的基本条件。学刊能坚持办下去,还要感谢四川省成都市党政有关部门按照国家重视文化建设的方针,对四川省杜甫学会和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工作的强有力的领导和支持。还要感谢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历届领导同志在经费筹措、人员安排上始终如一的扶持。这里,我们特别怀念成都地区从事杜甫研究的老一辈学者。是他们热心提议、积极倡导、率先奋笔、团结扶持,才有刊物的诞生、成长和发展。张秀熟先生当时以八十五岁高龄,为学刊写了《发刊辞》,末段云:“沐雨栉风,开怀盎然春意;扬清激浊,人笔无限诗情。美刺由衷,雍熙共跻。宫商非复昔Et之唐音,草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网址: http://www.zgjyxkzz.cn/qikandaodu/2021/0112/537.html
上一篇:我与《江海学刊》
下一篇:西部高校中基于MOOC的SPOC教学模式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