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教育学刊》栏目设[06/29]
- · 《中国教育学刊》数据库[06/29]
- · 《中国教育学刊》收稿方[06/29]
- · 《中国教育学刊》投稿方[06/29]
- · 《中国教育学刊》征稿要[06/29]
- · 《中国教育学刊》刊物宗[06/29]
“教育学”教学中“五个一”教学方法的应用基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五个一”教学方法较早被李庆霞、姜立红提出并运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中.[1]“五个一”教学方法以讲解一个深刻命题、介绍一著名学者、联系一现实性问题、推荐一具
“五个一”教学方法较早被李庆霞、姜立红提出并运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中.[1]“五个一”教学方法以讲解一个深刻命题、介绍一著名学者、联系一现实性问题、推荐一具有启思性著作以及留一个有待思索的问题为基本思想内容.结合“教育学”课程性质,考虑到高师院校培养目标和高师生的学习特点,我们以为,“五个一”教学思想具有应用于“教育学”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鉴于此,我们提出要构建“教育学”教学中“五个一”教学方法,即在“教育学”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如下方法论维度构建并完成教学目标:讲解、探究一个深刻的教育命题或教育理论;介绍并理解一位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教育家;引进并联系教学所涉及到的现实问题;推荐并分享一部相关教育著作;提出并设计一个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思考题.我们以为,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公共课程“教育学”在教学方法方面存在迫切的改革需求,而“五个一”的方法体系建构将对教育学教学改革提供有的放矢的方法论指导.基于此,建构较为完整的“五个一”教学方法体系既具有广泛的教育学教学方法变革的现实需要,也有着较为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
1 “五个一”教学方法的应用基础
1.1 “教育学”课堂教学亟待完成方法论的改革
“教育学”作为培养高师生教育教学素质的重要课程,长期以来并未发挥其应有功能,导致于此的主要原因在于“教育学”课程是以教师能够教什么而组织教学内容,即教师教育学而非学生教育学所致.有别于教师教育学,学生教育学思想侧重生命体验的哲学观,终身教育理念的教育观.[2]基于此,脱离学生所用、所感的“教育学”教学将不能帮助学生确立真实的学习反思,久而久之,也将导致教学本身失去魅力.如果教学不能考虑到全体学生的差异性需要,不能“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要,那么教学就可能流于形式,不能达成实际效果.所以,教学应适合全体学生,考虑到不同的学习者需求,教师应杜绝课堂中部分学生被边缘化的现象.[3]而教师教育课程实施中引入“五个一”教学方法,将教学着眼于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对经典著作的诠释和解读的过程取向,对于学生培养学习兴趣,追求学以致用的学习成效能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五个一”教学引入的著作共赏、问题分析与思考等教学方式既能照顾到大多数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能激发个别学生的学习动力,实现“无差别”“无对错”的知识建构和观点对话.
1.2 高师生作为“准教师”,其素质结构有不断完善和健全的现实诉求
“高师生”不同于其他大学生的地方在于其“准教师”身份,而使得这一身份得到充分认可并加以训练,以达成“教师”素质要求的重要教育准备,在于高师生所在的学校环境和相关课程的抉择,让“师范性”得到充分凸显.换句话说,高师生在由“准教师”身份过渡到教师身份这一过程中,其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实践能力的提升需要依托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以“教育学”为例:教育学如果无视大学生的求知欲,低估他们的判断力,是很难在大学立足的.所以说,“教育学”教学应当以师生间的直接教育过程为重点,并以现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问题和广义“德育”基本问题为核心加以展开.[4]148-149也就是说,“教育学”课程教学要诉诸于充满启发性思维和对话式交流的课堂改革,这样大学生的自学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力更有可能达到未来作为“教师”的素质要求,高师生毕业以后也更能适应基础教育所提出的教师素质要求.为了促使理想的教学效果的发生,改进现有教师教育方式,将学生学习兴趣的建立、学习能力的提高、读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作为主要教学目标是必要的.[5]
1.3 教学主体的“专业”与“准专业”身份有助于“五个一”教学方法的实现
作为教的主体的教师与作为学的主体的学生构成了“教育学”的教学主体,而学习“教育学”的学生既是今天的“准教师”又是未来的“教师”,因此他们并非“普通人”,而是潜在的“教育者”.他们需要通过系列的专业训练形成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专业化的素质.基于此,高师生应该也能够为了储备“教育者”的专业素养而具备必要的专业学习与发展的愿望.而舍恩的研究表明,一个专业人员在专业的工作中,是以一种“在行动中反思”的方式解决问题,即在面临问题时能够及时形成假设,并决定新的行动.[6]从这点来说,“教育学”教学以“五个一”教学方法作为实施的过程性特点具备教学主体条件,同时也能更好地强化和促进这一主体条件.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网址: http://www.zgjyxkzz.cn/qikandaodu/2021/0216/596.html
上一篇:探生活之源 寻语文之趣
下一篇:教育大数据的核心技术、现状与未来趋势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