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教育学刊》栏目设[06/29]
- · 《中国教育学刊》数据库[06/29]
- · 《中国教育学刊》收稿方[06/29]
- · 《中国教育学刊》投稿方[06/29]
- · 《中国教育学刊》征稿要[06/29]
- · 《中国教育学刊》刊物宗[06/29]
跨学科视域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翻译教学和翻译能力的习得不可单纯地界定为“外在行为”(performance)或“语言行为”(linguistic performance)。翻译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行为,教育学规律为各种教育行为提供行动指南;作
翻译教学和翻译能力的习得不可单纯地界定为“外在行为”(performance)或“语言行为”(linguistic performance)。翻译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行为,教育学规律为各种教育行为提供行动指南;作为语言学习者,其翻译能力的习得势必要要受到其自身心理和认知能力的影响,教育者应该结合认知科学,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认知水平,才可以成功地编排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计算机科学等现代技术可以为翻译能力测试和教学方法改进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不同学科研究之间的相互渗透日益普遍,消融彼此的学科壁垒,实现单学科本身的纵深发展。跨学科视域可以提供更广阔的视野、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一、教育学视角与大学英语翻译课程模块设置
我国自2007年起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开始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呈现出多面开花的局面,分级教学在全国很多高校得以实施,最近的趋势是把大学英语教学分为基础阶段和提高阶段,在提高阶段增加学术英语、翻译、英美文化、高级视听说等选修课程。
大学英语的应用技能培养毋庸置疑需要涵盖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最新的四六级考试也将翻译测试比重提高至15%,由原来的单句翻译改为篇章翻译,足以反映出翻译能力培养与写作能力培养已经被放在同一天平之上,不再有厚此薄彼之嫌。如何去设置大学英语翻译模块,如何定义翻译模块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遵循最基本的教育学原理,做到有理可循,有法可依。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块或课程的确立,没有已有成熟的范式可借鉴,需遵循教育学原理,建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范式。依据教育学视角,课程设计的范式划分有两个角度:学科角度与学习者角度。课程设计的奠基人Tyler(1949)认为,任何科目的课程都必须基于四个基本问题:学校要达到什么样的教育目的;提供什么样的教育体验可能实现这些目的;这些教育体验应如何有效地组织;怎样才能决定这些目的正在实现[1]。依据《课程要求》,大学英语阶段的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都对大学英语学生的翻译能力做了进一步的阐释,学生英译汉笔译速度应达到每小时300个词,汉译英250个词。此教学目标对于普通的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现实难度,即使在基础阶段的读写课程适当增加翻译训练的比例,也难以短期内改善学生写作翻译能力偏低的情况,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考虑在提高阶段开设专门的翻译课程,实现教学翻译至翻译教学的转向[2]。
Nunan(2001)提出了课程设计的学习者为中心的范式。该范式的特点是不再以内容为课程设计限速,需突出学习者的需求,教学任务随之不断演化。在翻译选修课程设置方面,学科角度的范式的课程设计为翻译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翻译教学的结构体系及活动、任务的设计在难度与复杂程度上呈渐进关系,使学员投入到真实的翻译项目上。教师在精读课程中可适当增加专门的翻译技能训练,重点以汉英单句转换技巧为主,侧重翻译基础知识中的语言技能、百科知识、转换技巧。而在专门的翻译选修课程中可上升到较高程度的翻译与语言学、翻译与文化研究、忠实的度、语篇翻译、修辞技巧、翻译评论等方面,课程组织方式可采用工作坊,让翻译训练与任务项目相连。必修和选修两个模块,可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翻译能力作为“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之一,需贯彻到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中。
二、语言学视角与大学英语翻译选修课教学内容设置
克拉申认为:“认知的发展对第二语言的习得有滞后的影响。儿童和成人的第二语言的习得涉及不同的过程。前者主要引用语言习得机制,如同习得第一语言和习得第二语言,而后者除 ‘自然’习得语言外,还侧重于利用一般的认知能力有意识地学习语言规则。”[3]就中国的国情而言,缺乏从小实施双语教育的自然环境,中国并非像加拿大等国家一样的多语种国家。母语和外语之间的转换,自学生开始习得外语之日即已开始,即便教师在课堂上阻止翻译,学生在心里的翻译过程仍是客观存在的。教学翻译作为教学手段之一,其存在也有其理据。翻译可理解为多层次交互作用模型,单纯的教学翻译已不足以满足培养有一定专业背景的外语人才和翻译人才的教学目标,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的教学也应加大教学翻译的比重,用以检测学生理解外语的水平和外语语法词汇掌握的情况,同时可以为真正的翻译教学做准备。在大学英语提高阶段,可视情况增加专业的翻译教学,先侧重笔译训练,让学生掌握笔译的基本技能,具备一定基础的学生可进阶至口译技能的培养,采用必修的单句翻译训练过渡到选修的专门翻译技能训练的渐进型模式,这也符合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规律。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网址: http://www.zgjyxkzz.cn/qikandaodu/2021/0625/854.html
上一篇: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策论
下一篇:基于教育学隐性分层理论的应用研究